珀爾帖現象最早是在1821年,由一位德國科學家Thomas Seeback首先發現。到了1834年,一位法國物理學家J.C.A.珀耳帖,才發現背后真正的原因,珀爾帖發現這樣一種現象:用兩塊不同的導體聯接成電偶,并接上直流電源,當電偶上流過電流時,會發生能量轉移現象,一個接頭處釋放熱量變冷,另一個接頭處吸收熱量變熱,這種現象稱作珀爾帖效應。這個現象直到近代隨著半導體的發展才有了實際的應用。
產品原理
該設備采用全自動半導體制溫和全自動脈動加壓技術,通過模塊化設計,可精準快速的對溫度進行控制和設定,并可同時外加壓力促進血液循環,再結合溫度傳導快,舒適保溫,其治療可以使局部血管收縮,并使毛細血管滲透性降低,組織液外滲減少,局部代謝減緩,同時降低神經末梢的興奮度,提高疼痛閾值,達到止痛消腫的作用。
四大功能
1.冷敷、熱敷、亞低溫治療 物理加壓控溫儀集冷敷、熱敷、亞低溫治療功能為一體,可滿足不同臨床患者整體治療方案需求。 2.全自動加壓冷敷功能 符合急性損傷后處理新標準(POLICE療法),能有效減輕疼痛、腫脹、滲出,抑制炎癥并發等,助力ERAS治療方案,促進患者快速康復。 3.全自動加壓熱敷功能 促進局部血液循環、代謝,利于傷口愈合緩解肌肉痙攣,促進消腫、炎性物質吸收,促進患者快速康復。 4.亞低溫治療功能 通過控制應用部分的溫度實現對人體進行體外物理升溫和降溫功能,以達到輔助調節人體溫度的目的。 產品優勢
1.操作簡單:大尺寸觸摸屏顯示,操作簡單方便。
2.性能可靠:航天級半導體制冷模塊,制溫速度快、體積小、噪音小、免維護、環保安全。
3.安全防護:實時檢測體溫、水溫、脈動水壓、水外,超時、超限、過載、過壓、超溫、循環液體換水提醒,自動排水、自動回水。
4.自定義模式:冷敷、熱敷、亞低溫治療、脈動加壓治療、脈動加壓冷敷、脈動加壓熱敷等6種治療模式,滿足患者個性化、多樣化的醫療需求。
5.個性化設計:配有多部位治療水囊,可滿足患者各個部位治療,常用參數有記憶功能,可以做到開機一鍵治療,可長時間不間斷連續工作,安全穩定。
水囊展示
冷敷效應分類 生理效應:局部受到冷刺激時,可增強交感神經對血管收縮的沖動,使皮膚小動脈收縮,用冷可有助于控制出血、減輕水腫與疼痛。 繼發效應:用冷敷引起小動脈收縮,持續用冷1小時后,局部卻會發生小動脈的擴張。 間歇性冷敷:15—30分鐘/每次,每天4-10次(中間間隔一小時)。適用于:所有創傷、運動性損傷前期,根據冷敷繼發效應,冷敷超過一小時小動脈反而擴張,創傷引起小動脈破裂,不利于止血和消腫,所以應使用間歇性冷敷比持續性冷敷效果好。 持續性冷敷:持續加壓冷敷8—72小時,國內普遍8-24小時,國外24-72小時;適用于骨科術后(關節置換,內固定術后,關節鏡術后),手術對小動脈損傷少,或術中已止血,根據冷敷繼發效應,冷敷超過一小時小動脈反而擴張,更利于組織供血和修復,所以使用持續性冷敷。